家X書:關於家的重新書寫、包覆與想像

Rewriting, Recovering and Reimagining Home


家,一個既熟悉卻也陌生的概念,我們往往身處其中,但卻對它有著不同的記憶與投射。家,也未必總是異性戀主流社會中所描繪的溫潤圖像:有位總是把飯菜做好、期待家人賦歸的母親;或有對衣著筆挺的父母,駕駛房車帶著一雙兒女出遊。家,是個複雜的、荷載的集合,既是溫暖、安適之地,也可能是危險、撕裂或政治之所。

自2014年《義家藝館》前置研究起,連年的田調資料交疊了韓戰反共義士們對於「家」的多重想像;家,不是一個均質的存在,而有著殊異分歧的樣貌。因為戰爭或飢荒,他們跟著軍隊離開家,在流離失所的戰亂與昨敵今友的戰俘生活中追憶家,在抵臺之後的義士村與臺灣山林實踐家,而後選擇了榮民之家作為家。「家」的樣貌與實質,似乎是他們生命經驗中不斷重新書寫、包覆與想像的命題,這也讓策展團隊在《義家藝館》正式發表屆滿五年之際,期望透過藝術實踐,針對「家」進行不同的書寫,回應我們在田調歷程中所發掘關於家的傳統、記憶與情感,並呼應2021國際博物館日主題「博物館的未來:復甦與新象(The Future of Museums: Recover and Reimagine)」。

Covid-19在2020年基進地改變了世界,也促使我們思考一個教育性藝術計畫在展覽發表與對話互動上,還有什麼樣的可能?囿於無法入「家」田調採集,《義家藝館》在去年順勢發展「藝術家教師駐館計畫」,轉化臺北榮譽國民之家的場域精神,至校內進行現地創作,以《隔離的隱喻》作為母館(臺北榮家/義家藝館)的館外展。今年密集田調之後,依舊在最後一刻不敵詭譎疫情,於是在最短時間內盤點重整,從館外展翻轉為線上展,除了強化藝術家教師們線下與線上的展演經驗,更期待透過線上作品論述的內容與互動專區的活動,進一步探索對話互動的可為與不可為。

之於我就是一具身體:它的存續透過不斷再生、將每處細胞翻攪,直到它們煥然一新並可全然識別。家是一個持續變化的有機體,而我曾屬於它。

I learned that my home is a body: it lives by regeneration, turning over its every cell until it is both completely new and completely recognizable. A creature in flux, I belonged there.

(Elissa Washuta,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Essay Draft) 

在《義家.家憶》,余思涵與賴群玟透過肢體與物件,將我們帶入韓戰反共義士對於家的四段追憶。戰爭迫使個人進行選擇,在生與死之間,在離與守之間,在忠與孝之間,在民主與共產之間,在臺灣與中國之間,不同的選擇,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風景,也重新書寫了家在日後殊異的形式。

穿梭其中的音樂,則有盛鈞與姐姐合作,透過作曲演繹所敘寫的音樂故事,在雙簧管柔和、飽滿的音色中,時而溫柔,時而洶湧地交織出「家」的意象,也意喻一個家國同源的世代與認同。

家的概念因人而異,對我而言,家是一個陰鬱晦澀的概念。

The concept of home means something different for everybody. For me, the concept of home was always a murky one.

(Indy Odyssey, Between Two Worlds-Afghanistan & Canada

初次踏上臺灣土地,約莫廿幾歲的韓戰反共義士們,與此刻的李意婕年齡相仿,雖然未有戰爭流離與失所的經驗,但因曾長時間接觸社會工作領域,讓家之於她,有更多關於斷裂與創傷的記憶。在《家的途徑》中,李意婕以複合媒材的捏與塑,探問個體與家庭的連結方式與面對家的矛盾,梳理自我與家的關係,重新包覆家的斷裂與創傷,找回「家」的途徑。

第三年參與《義家藝館》的陳柏宇,今年返「家」參與線上展發表。在《家繭》中,他以繭喻家,既是把個體與外界隔離的屏障,也是讓個體得以修復突破的安蔽。作繭自縛或破繭而出,都是繭所具備的動能,正如家繭的諧音「加減」,繭作為家,賦予個體不同的書寫與想像。

家是文化、傳統與記憶,絕非一座磚造物。

Home is culture, tradition, and memory - not mortar.

(Desiree Cooper, Away from Dangerous Things)

了文化、傳統與記憶,「家」有沒有可能只是與感官經驗深刻連動的情感(feeling)?如同身為美國空軍軍眷的Desiree Cooper,王子翎的成長過程中,許多的非自願因素導致了搬遷或移居,讓她自小對於「家」或「家人」,有別於常規的體會與想像。在《憶由味進之一:憶家・炊》中,王子翎與葉清怡邀請今年參與《義家藝館》的藝術家教師,在藝炊工作室烹煮各自家中餐桌最常出現的菜餚,在料理與分享的過程中,追憶家的常味,也復振藝炊工作室的自炊精神。參與即為創作,透過影像文件的再現,她們邀請觀眾從味覺走進「家」的想像。

而在《憶由味進之二:家食・室》中,王子翎透過家常料理的學習與再現,從味覺連結關於家的傳統與記憶,重啟對於家人的認識。家之於她,無關物理或地理空間的家屋,而是關乎透過身體經驗所復甦的多重記憶與情感。

我發現家不是任何地方或事物所能構造出來的,至少,對我而言,家是一個確切的點、一個神聖的中心,當我身處在此時,會比待在世界上任何地方,都更能貼近我自己。

Home, I've discovered,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made anywhere; for me, at least, it is a definite and fixed point, a holy center, and I am more myself here in that center than I could be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.

(Kirsten S. Lunstrum, On Moving Home With/Near Your Parents

黃培瑋的《異地之家》,源自其面對異鄉他者的觀察與內省。大學時期曾駐足萬華街頭,邀請街友一同速寫的他,對於社會中無家可歸、不得其所的個人,向來特別關注。而在田調過程中聆聽韓戰反共義士的生命經驗,則讓他更進一步思考個人如何適得其所,我們以何為「家」。在《異地之家》中,黃培瑋將「家」形體化,打造一處若有似無的家,邀請參與者與他共同書寫家的組成、包覆家的表層,重新想像家的意涵,尋找自身對於家的歸屬。

而另一位返「家」的藝術家教師張書婷,是《義家藝館》第一年主視覺與字體的設計者,她以《砌磚成家》參與式互動創作計畫,回顧《義家藝館》的源起,串連今年藝術家教師的創作,邀請參與者在線上一磚一瓦,於此疫情嚴峻的當下,和我們共同砌一座安頓身心的家。 

九位藝術家教師透過共同或個別藝術實踐,書寫其生命中關於家的經驗與理解,邀請觀眾進行對話互動;而從實踐當中所衍生的思考,也化為「互動專區」中更具體的提問與延伸活動,邀請網頁另一端的觀眾,起身成為參與者。當我們各自鎮守家中抗疫的同時,也能透過藝術創作線上參與,讓每一個家,都可以成為藝術發生的館舍,從《義家藝館》,走向「一家藝館」。

《義家藝館》自身所帶來的動能,也為我們覓得在地合作夥伴,鄰近臺北榮家的桃子腳國民中小學,今年首次參與計畫協作,從特色課程踏查臺北榮家週邊的人文風景,期與韓戰反共義士的生命經驗、藝術家教師的藝術實踐有所交織,共創共好。

屆滿五年的《義家藝館》,逐漸長出自身的樣貌,歷年參與計畫的研究生,也因策展、創作乃至疫情的休戚與共,締結了手足一般的情誼,在互助與合作中成就彼此的藝術實踐。每一年都有研究生回「家」參與共創,似乎是她/他們之間不言可喻的默契,這個默契究竟基於認同、歸屬,抑或愛,我無法確定,唯一可能確定的,是《義家藝館》提供了某種如家一般的存在,讓擺盪在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之間未得其所的藝術家教師,能有一處暫棲與創生的歸所。
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✖臺北榮譽國民之家
2021《義家藝館》策展團隊 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